Atmospheric brown clouds: from local air pollution to climate change
1
2010
... 大气气溶胶是悬浮于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直径大约为0.002~100 μm;在垂直方向上主要分布在5 km以下的大气中,在水平方向上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1-2].气溶胶按照来源可分为自然源气溶胶和人为源气溶胶,按照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沙尘、海盐、黑碳、有机碳、硫酸盐和硝酸盐气溶胶等,其中沙尘气溶胶和海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自然源,黑碳、有机碳和硫酸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人为源.气溶胶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较短,因此被称为短生命气候强迫物质[3].虽然气溶胶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短,但却能够通过直接辐射效应、半直接辐射效应和间接辐射效应对全球气候造成重要影响[4-6].其中,直接辐射效应是指气溶胶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来直接影响辐射能量收支[7];半直接辐射效应是指具有强吸收性的气溶胶(如:沙尘、黑碳气溶胶)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并向外释放辐射能,从而加热大气并使云滴增加,减少云量[8].气溶胶辐射强迫是衡量气溶胶辐射效应的重要指标[9],辐射强迫在数值上定义为某种辐射强迫因子发生变化时净辐射的改变量,定量地表示为大气层顶和地表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变化,单位为W/m2.当辐射强迫为正值时,这种强迫因子将对大气层顶和地面起加热作用;当辐射强迫为负值时,这种强迫因子将对大气层顶和地面起冷却作用[10-11]. ...
Retrieval of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aerosol optical depth using the GOCI remote sensing data
1
2021
... 大气气溶胶是悬浮于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直径大约为0.002~100 μm;在垂直方向上主要分布在5 km以下的大气中,在水平方向上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1-2].气溶胶按照来源可分为自然源气溶胶和人为源气溶胶,按照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沙尘、海盐、黑碳、有机碳、硫酸盐和硝酸盐气溶胶等,其中沙尘气溶胶和海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自然源,黑碳、有机碳和硫酸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人为源.气溶胶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较短,因此被称为短生命气候强迫物质[3].虽然气溶胶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短,但却能够通过直接辐射效应、半直接辐射效应和间接辐射效应对全球气候造成重要影响[4-6].其中,直接辐射效应是指气溶胶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来直接影响辐射能量收支[7];半直接辐射效应是指具有强吸收性的气溶胶(如:沙尘、黑碳气溶胶)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并向外释放辐射能,从而加热大气并使云滴增加,减少云量[8].气溶胶辐射强迫是衡量气溶胶辐射效应的重要指标[9],辐射强迫在数值上定义为某种辐射强迫因子发生变化时净辐射的改变量,定量地表示为大气层顶和地表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变化,单位为W/m2.当辐射强迫为正值时,这种强迫因子将对大气层顶和地面起加热作用;当辐射强迫为负值时,这种强迫因子将对大气层顶和地面起冷却作用[10-11]. ...
Short-lived climate forcers have long-term climate impacts via the carbon-climate feedback
1
2020
... 大气气溶胶是悬浮于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直径大约为0.002~100 μm;在垂直方向上主要分布在5 km以下的大气中,在水平方向上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1-2].气溶胶按照来源可分为自然源气溶胶和人为源气溶胶,按照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沙尘、海盐、黑碳、有机碳、硫酸盐和硝酸盐气溶胶等,其中沙尘气溶胶和海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自然源,黑碳、有机碳和硫酸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人为源.气溶胶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较短,因此被称为短生命气候强迫物质[3].虽然气溶胶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短,但却能够通过直接辐射效应、半直接辐射效应和间接辐射效应对全球气候造成重要影响[4-6].其中,直接辐射效应是指气溶胶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来直接影响辐射能量收支[7];半直接辐射效应是指具有强吸收性的气溶胶(如:沙尘、黑碳气溶胶)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并向外释放辐射能,从而加热大气并使云滴增加,减少云量[8].气溶胶辐射强迫是衡量气溶胶辐射效应的重要指标[9],辐射强迫在数值上定义为某种辐射强迫因子发生变化时净辐射的改变量,定量地表示为大气层顶和地表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变化,单位为W/m2.当辐射强迫为正值时,这种强迫因子将对大气层顶和地面起加热作用;当辐射强迫为负值时,这种强迫因子将对大气层顶和地面起冷却作用[10-11]. ...
Climate effects of dust aerosols over East Asian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1
2014
... 大气气溶胶是悬浮于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直径大约为0.002~100 μm;在垂直方向上主要分布在5 km以下的大气中,在水平方向上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1-2].气溶胶按照来源可分为自然源气溶胶和人为源气溶胶,按照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沙尘、海盐、黑碳、有机碳、硫酸盐和硝酸盐气溶胶等,其中沙尘气溶胶和海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自然源,黑碳、有机碳和硫酸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人为源.气溶胶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较短,因此被称为短生命气候强迫物质[3].虽然气溶胶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短,但却能够通过直接辐射效应、半直接辐射效应和间接辐射效应对全球气候造成重要影响[4-6].其中,直接辐射效应是指气溶胶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来直接影响辐射能量收支[7];半直接辐射效应是指具有强吸收性的气溶胶(如:沙尘、黑碳气溶胶)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并向外释放辐射能,从而加热大气并使云滴增加,减少云量[8].气溶胶辐射强迫是衡量气溶胶辐射效应的重要指标[9],辐射强迫在数值上定义为某种辐射强迫因子发生变化时净辐射的改变量,定量地表示为大气层顶和地表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变化,单位为W/m2.当辐射强迫为正值时,这种强迫因子将对大气层顶和地面起加热作用;当辐射强迫为负值时,这种强迫因子将对大气层顶和地面起冷却作用[10-11]. ...
Modeling study of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radiative forcing by dust aerosol
0
2010
Aerosol optical properties and radiative effect determined from sky-radiometer over Loess Plateau of Northwest China
1
2011
... 大气气溶胶是悬浮于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直径大约为0.002~100 μm;在垂直方向上主要分布在5 km以下的大气中,在水平方向上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1-2].气溶胶按照来源可分为自然源气溶胶和人为源气溶胶,按照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沙尘、海盐、黑碳、有机碳、硫酸盐和硝酸盐气溶胶等,其中沙尘气溶胶和海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自然源,黑碳、有机碳和硫酸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人为源.气溶胶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较短,因此被称为短生命气候强迫物质[3].虽然气溶胶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短,但却能够通过直接辐射效应、半直接辐射效应和间接辐射效应对全球气候造成重要影响[4-6].其中,直接辐射效应是指气溶胶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来直接影响辐射能量收支[7];半直接辐射效应是指具有强吸收性的气溶胶(如:沙尘、黑碳气溶胶)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并向外释放辐射能,从而加热大气并使云滴增加,减少云量[8].气溶胶辐射强迫是衡量气溶胶辐射效应的重要指标[9],辐射强迫在数值上定义为某种辐射强迫因子发生变化时净辐射的改变量,定量地表示为大气层顶和地表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变化,单位为W/m2.当辐射强迫为正值时,这种强迫因子将对大气层顶和地面起加热作用;当辐射强迫为负值时,这种强迫因子将对大气层顶和地面起冷却作用[10-11]. ...
Global sensitivity studies of the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due to anthropogenic sulfate and black carbon aerosols
1
1998
... 大气气溶胶是悬浮于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直径大约为0.002~100 μm;在垂直方向上主要分布在5 km以下的大气中,在水平方向上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1-2].气溶胶按照来源可分为自然源气溶胶和人为源气溶胶,按照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沙尘、海盐、黑碳、有机碳、硫酸盐和硝酸盐气溶胶等,其中沙尘气溶胶和海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自然源,黑碳、有机碳和硫酸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人为源.气溶胶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较短,因此被称为短生命气候强迫物质[3].虽然气溶胶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短,但却能够通过直接辐射效应、半直接辐射效应和间接辐射效应对全球气候造成重要影响[4-6].其中,直接辐射效应是指气溶胶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来直接影响辐射能量收支[7];半直接辐射效应是指具有强吸收性的气溶胶(如:沙尘、黑碳气溶胶)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并向外释放辐射能,从而加热大气并使云滴增加,减少云量[8].气溶胶辐射强迫是衡量气溶胶辐射效应的重要指标[9],辐射强迫在数值上定义为某种辐射强迫因子发生变化时净辐射的改变量,定量地表示为大气层顶和地表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变化,单位为W/m2.当辐射强迫为正值时,这种强迫因子将对大气层顶和地面起加热作用;当辐射强迫为负值时,这种强迫因子将对大气层顶和地面起冷却作用[10-11]. ...
Reduction of tropical cloudiness by soot
1
2000
... 大气气溶胶是悬浮于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直径大约为0.002~100 μm;在垂直方向上主要分布在5 km以下的大气中,在水平方向上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1-2].气溶胶按照来源可分为自然源气溶胶和人为源气溶胶,按照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沙尘、海盐、黑碳、有机碳、硫酸盐和硝酸盐气溶胶等,其中沙尘气溶胶和海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自然源,黑碳、有机碳和硫酸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人为源.气溶胶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较短,因此被称为短生命气候强迫物质[3].虽然气溶胶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短,但却能够通过直接辐射效应、半直接辐射效应和间接辐射效应对全球气候造成重要影响[4-6].其中,直接辐射效应是指气溶胶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来直接影响辐射能量收支[7];半直接辐射效应是指具有强吸收性的气溶胶(如:沙尘、黑碳气溶胶)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并向外释放辐射能,从而加热大气并使云滴增加,减少云量[8].气溶胶辐射强迫是衡量气溶胶辐射效应的重要指标[9],辐射强迫在数值上定义为某种辐射强迫因子发生变化时净辐射的改变量,定量地表示为大气层顶和地表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变化,单位为W/m2.当辐射强迫为正值时,这种强迫因子将对大气层顶和地面起加热作用;当辐射强迫为负值时,这种强迫因子将对大气层顶和地面起冷却作用[10-11]. ...
The radiative and climatic effects of atmospheric aerosols
1
2008
... 大气气溶胶是悬浮于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直径大约为0.002~100 μm;在垂直方向上主要分布在5 km以下的大气中,在水平方向上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1-2].气溶胶按照来源可分为自然源气溶胶和人为源气溶胶,按照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沙尘、海盐、黑碳、有机碳、硫酸盐和硝酸盐气溶胶等,其中沙尘气溶胶和海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自然源,黑碳、有机碳和硫酸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人为源.气溶胶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较短,因此被称为短生命气候强迫物质[3].虽然气溶胶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短,但却能够通过直接辐射效应、半直接辐射效应和间接辐射效应对全球气候造成重要影响[4-6].其中,直接辐射效应是指气溶胶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来直接影响辐射能量收支[7];半直接辐射效应是指具有强吸收性的气溶胶(如:沙尘、黑碳气溶胶)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并向外释放辐射能,从而加热大气并使云滴增加,减少云量[8].气溶胶辐射强迫是衡量气溶胶辐射效应的重要指标[9],辐射强迫在数值上定义为某种辐射强迫因子发生变化时净辐射的改变量,定量地表示为大气层顶和地表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变化,单位为W/m2.当辐射强迫为正值时,这种强迫因子将对大气层顶和地面起加热作用;当辐射强迫为负值时,这种强迫因子将对大气层顶和地面起冷却作用[10-11]. ...
大气气溶胶辐射强迫及气候效应的研究现状
1
1998
... 大气气溶胶是悬浮于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直径大约为0.002~100 μm;在垂直方向上主要分布在5 km以下的大气中,在水平方向上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1-2].气溶胶按照来源可分为自然源气溶胶和人为源气溶胶,按照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沙尘、海盐、黑碳、有机碳、硫酸盐和硝酸盐气溶胶等,其中沙尘气溶胶和海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自然源,黑碳、有机碳和硫酸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人为源.气溶胶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较短,因此被称为短生命气候强迫物质[3].虽然气溶胶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短,但却能够通过直接辐射效应、半直接辐射效应和间接辐射效应对全球气候造成重要影响[4-6].其中,直接辐射效应是指气溶胶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来直接影响辐射能量收支[7];半直接辐射效应是指具有强吸收性的气溶胶(如:沙尘、黑碳气溶胶)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并向外释放辐射能,从而加热大气并使云滴增加,减少云量[8].气溶胶辐射强迫是衡量气溶胶辐射效应的重要指标[9],辐射强迫在数值上定义为某种辐射强迫因子发生变化时净辐射的改变量,定量地表示为大气层顶和地表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变化,单位为W/m2.当辐射强迫为正值时,这种强迫因子将对大气层顶和地面起加热作用;当辐射强迫为负值时,这种强迫因子将对大气层顶和地面起冷却作用[10-11]. ...
大气气溶胶辐射强迫及气候效应的研究现状
1
1998
... 大气气溶胶是悬浮于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直径大约为0.002~100 μm;在垂直方向上主要分布在5 km以下的大气中,在水平方向上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1-2].气溶胶按照来源可分为自然源气溶胶和人为源气溶胶,按照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沙尘、海盐、黑碳、有机碳、硫酸盐和硝酸盐气溶胶等,其中沙尘气溶胶和海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自然源,黑碳、有机碳和硫酸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人为源.气溶胶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较短,因此被称为短生命气候强迫物质[3].虽然气溶胶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短,但却能够通过直接辐射效应、半直接辐射效应和间接辐射效应对全球气候造成重要影响[4-6].其中,直接辐射效应是指气溶胶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来直接影响辐射能量收支[7];半直接辐射效应是指具有强吸收性的气溶胶(如:沙尘、黑碳气溶胶)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并向外释放辐射能,从而加热大气并使云滴增加,减少云量[8].气溶胶辐射强迫是衡量气溶胶辐射效应的重要指标[9],辐射强迫在数值上定义为某种辐射强迫因子发生变化时净辐射的改变量,定量地表示为大气层顶和地表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变化,单位为W/m2.当辐射强迫为正值时,这种强迫因子将对大气层顶和地面起加热作用;当辐射强迫为负值时,这种强迫因子将对大气层顶和地面起冷却作用[10-11]. ...
Radiative forcing and greenhouse effect due to the atmospheric trace gases
1
1992
... 大气气溶胶是悬浮于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直径大约为0.002~100 μm;在垂直方向上主要分布在5 km以下的大气中,在水平方向上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1-2].气溶胶按照来源可分为自然源气溶胶和人为源气溶胶,按照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沙尘、海盐、黑碳、有机碳、硫酸盐和硝酸盐气溶胶等,其中沙尘气溶胶和海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自然源,黑碳、有机碳和硫酸盐气溶胶主要来源于人为源.气溶胶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较短,因此被称为短生命气候强迫物质[3].虽然气溶胶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短,但却能够通过直接辐射效应、半直接辐射效应和间接辐射效应对全球气候造成重要影响[4-6].其中,直接辐射效应是指气溶胶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来直接影响辐射能量收支[7];半直接辐射效应是指具有强吸收性的气溶胶(如:沙尘、黑碳气溶胶)通过吸收太阳辐射并向外释放辐射能,从而加热大气并使云滴增加,减少云量[8].气溶胶辐射强迫是衡量气溶胶辐射效应的重要指标[9],辐射强迫在数值上定义为某种辐射强迫因子发生变化时净辐射的改变量,定量地表示为大气层顶和地表单位面积的辐射通量变化,单位为W/m2.当辐射强迫为正值时,这种强迫因子将对大气层顶和地面起加热作用;当辐射强迫为负值时,这种强迫因子将对大气层顶和地面起冷却作用[10-11]. ...
A model for mineral dust emission
1
2001
... 目前,数值模拟是研究气溶胶辐射效应的主要方式之一[12-13].Alvim等[14]利用CAM5(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5)中的MAM3(Modal Aerosol Module 3)气溶胶机制对巴西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模拟,并利用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观测数据和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卫星遥感数据进行验证,发现CAM5-MAM3整体低估了气溶胶光学厚度.胡志远[15]利用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to Chemistry)模式模拟太平洋地区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发现气溶胶光学厚度与卫星反演的结果基本一致,能较好模拟沙尘、硫酸盐和硝酸盐气溶胶,但明显低估了含碳气溶胶.Yu等[16]结合不同卫星及模式模拟气溶胶在全球陆地的直接辐射强迫,在大气层顶的辐射强迫约为-4.9±0.7 W/m2,地表的辐射强迫约为-11.8±1.9 W/m2.Park等[17]对亚洲地区不同类型的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进行估算,得到气溶胶在亚洲地区大气层顶的辐射强迫约为-2.9 W/m2,地表辐射强迫约为-6.8 W/m2.Zhang等[18]研究全球大气顶、地表、大气的年均直接辐射强迫分别为-0.4、-1.46和1.86 W/m2.Raji等[19]利用区域气候模式针对沙尘气溶胶进行辐射效应模拟,发现冬季和春季沙尘气溶胶在大气层顶的短波辐射强迫为正效应. ...
遥感资料在WRF-Chem沙尘模拟中的应用
1
2020
... 目前,数值模拟是研究气溶胶辐射效应的主要方式之一[12-13].Alvim等[14]利用CAM5(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5)中的MAM3(Modal Aerosol Module 3)气溶胶机制对巴西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模拟,并利用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观测数据和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卫星遥感数据进行验证,发现CAM5-MAM3整体低估了气溶胶光学厚度.胡志远[15]利用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to Chemistry)模式模拟太平洋地区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发现气溶胶光学厚度与卫星反演的结果基本一致,能较好模拟沙尘、硫酸盐和硝酸盐气溶胶,但明显低估了含碳气溶胶.Yu等[16]结合不同卫星及模式模拟气溶胶在全球陆地的直接辐射强迫,在大气层顶的辐射强迫约为-4.9±0.7 W/m2,地表的辐射强迫约为-11.8±1.9 W/m2.Park等[17]对亚洲地区不同类型的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进行估算,得到气溶胶在亚洲地区大气层顶的辐射强迫约为-2.9 W/m2,地表辐射强迫约为-6.8 W/m2.Zhang等[18]研究全球大气顶、地表、大气的年均直接辐射强迫分别为-0.4、-1.46和1.86 W/m2.Raji等[19]利用区域气候模式针对沙尘气溶胶进行辐射效应模拟,发现冬季和春季沙尘气溶胶在大气层顶的短波辐射强迫为正效应. ...
遥感资料在WRF-Chem沙尘模拟中的应用
1
2020
... 目前,数值模拟是研究气溶胶辐射效应的主要方式之一[12-13].Alvim等[14]利用CAM5(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5)中的MAM3(Modal Aerosol Module 3)气溶胶机制对巴西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模拟,并利用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观测数据和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卫星遥感数据进行验证,发现CAM5-MAM3整体低估了气溶胶光学厚度.胡志远[15]利用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to Chemistry)模式模拟太平洋地区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发现气溶胶光学厚度与卫星反演的结果基本一致,能较好模拟沙尘、硫酸盐和硝酸盐气溶胶,但明显低估了含碳气溶胶.Yu等[16]结合不同卫星及模式模拟气溶胶在全球陆地的直接辐射强迫,在大气层顶的辐射强迫约为-4.9±0.7 W/m2,地表的辐射强迫约为-11.8±1.9 W/m2.Park等[17]对亚洲地区不同类型的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进行估算,得到气溶胶在亚洲地区大气层顶的辐射强迫约为-2.9 W/m2,地表辐射强迫约为-6.8 W/m2.Zhang等[18]研究全球大气顶、地表、大气的年均直接辐射强迫分别为-0.4、-1.46和1.86 W/m2.Raji等[19]利用区域气候模式针对沙尘气溶胶进行辐射效应模拟,发现冬季和春季沙尘气溶胶在大气层顶的短波辐射强迫为正效应. ...
Aerosol distribution over Brazil with ECHAM-HAM and CAM5-MAM3 simulations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ground-based and satellite data
2
2017
... 目前,数值模拟是研究气溶胶辐射效应的主要方式之一[12-13].Alvim等[14]利用CAM5(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5)中的MAM3(Modal Aerosol Module 3)气溶胶机制对巴西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模拟,并利用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观测数据和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卫星遥感数据进行验证,发现CAM5-MAM3整体低估了气溶胶光学厚度.胡志远[15]利用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to Chemistry)模式模拟太平洋地区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发现气溶胶光学厚度与卫星反演的结果基本一致,能较好模拟沙尘、硫酸盐和硝酸盐气溶胶,但明显低估了含碳气溶胶.Yu等[16]结合不同卫星及模式模拟气溶胶在全球陆地的直接辐射强迫,在大气层顶的辐射强迫约为-4.9±0.7 W/m2,地表的辐射强迫约为-11.8±1.9 W/m2.Park等[17]对亚洲地区不同类型的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进行估算,得到气溶胶在亚洲地区大气层顶的辐射强迫约为-2.9 W/m2,地表辐射强迫约为-6.8 W/m2.Zhang等[18]研究全球大气顶、地表、大气的年均直接辐射强迫分别为-0.4、-1.46和1.86 W/m2.Raji等[19]利用区域气候模式针对沙尘气溶胶进行辐射效应模拟,发现冬季和春季沙尘气溶胶在大气层顶的短波辐射强迫为正效应. ...
... (1)将CESM模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与AERONET进行对比验证发现,模拟的总气溶胶光学厚度整体上低于AERONET观测数据,这与Alvim等[14]用CAM5-MAM3模式模拟了南美洲大陆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发现一致,即CESM-MAM3模拟结果存在低估.将模拟结果与MERRA-2产品对比发现,CESM高估了沙尘气溶胶的光学厚度,低估了硫酸盐气溶胶的光学厚度,这主要是由于CESM中沙尘气溶胶与海盐气溶胶被合并成一个粗模态,被假定为内部混合,从而导致了沙尘气溶胶高估的现象,这与张天航[41]和李鑫等[42]的结论相一致;而硫酸盐气溶胶在CESM中有一部分被铵盐以NH4HSO4的形式存在,从而导致硫酸盐气溶胶的模拟值较低.在空间分布上,CESM的模拟值与MERRA-2资料基本一致. ...
大气和积雪中气溶胶的数值模拟研究
1
2016
... 目前,数值模拟是研究气溶胶辐射效应的主要方式之一[12-13].Alvim等[14]利用CAM5(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5)中的MAM3(Modal Aerosol Module 3)气溶胶机制对巴西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模拟,并利用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观测数据和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卫星遥感数据进行验证,发现CAM5-MAM3整体低估了气溶胶光学厚度.胡志远[15]利用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to Chemistry)模式模拟太平洋地区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发现气溶胶光学厚度与卫星反演的结果基本一致,能较好模拟沙尘、硫酸盐和硝酸盐气溶胶,但明显低估了含碳气溶胶.Yu等[16]结合不同卫星及模式模拟气溶胶在全球陆地的直接辐射强迫,在大气层顶的辐射强迫约为-4.9±0.7 W/m2,地表的辐射强迫约为-11.8±1.9 W/m2.Park等[17]对亚洲地区不同类型的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进行估算,得到气溶胶在亚洲地区大气层顶的辐射强迫约为-2.9 W/m2,地表辐射强迫约为-6.8 W/m2.Zhang等[18]研究全球大气顶、地表、大气的年均直接辐射强迫分别为-0.4、-1.46和1.86 W/m2.Raji等[19]利用区域气候模式针对沙尘气溶胶进行辐射效应模拟,发现冬季和春季沙尘气溶胶在大气层顶的短波辐射强迫为正效应. ...
大气和积雪中气溶胶的数值模拟研究
1
2016
... 目前,数值模拟是研究气溶胶辐射效应的主要方式之一[12-13].Alvim等[14]利用CAM5(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5)中的MAM3(Modal Aerosol Module 3)气溶胶机制对巴西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模拟,并利用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观测数据和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卫星遥感数据进行验证,发现CAM5-MAM3整体低估了气溶胶光学厚度.胡志远[15]利用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to Chemistry)模式模拟太平洋地区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发现气溶胶光学厚度与卫星反演的结果基本一致,能较好模拟沙尘、硫酸盐和硝酸盐气溶胶,但明显低估了含碳气溶胶.Yu等[16]结合不同卫星及模式模拟气溶胶在全球陆地的直接辐射强迫,在大气层顶的辐射强迫约为-4.9±0.7 W/m2,地表的辐射强迫约为-11.8±1.9 W/m2.Park等[17]对亚洲地区不同类型的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进行估算,得到气溶胶在亚洲地区大气层顶的辐射强迫约为-2.9 W/m2,地表辐射强迫约为-6.8 W/m2.Zhang等[18]研究全球大气顶、地表、大气的年均直接辐射强迫分别为-0.4、-1.46和1.86 W/m2.Raji等[19]利用区域气候模式针对沙尘气溶胶进行辐射效应模拟,发现冬季和春季沙尘气溶胶在大气层顶的短波辐射强迫为正效应. ...
A review of measurement-based assessment of aerosol direct radiative effect and forcing
1
2006
... 目前,数值模拟是研究气溶胶辐射效应的主要方式之一[12-13].Alvim等[14]利用CAM5(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5)中的MAM3(Modal Aerosol Module 3)气溶胶机制对巴西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模拟,并利用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观测数据和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卫星遥感数据进行验证,发现CAM5-MAM3整体低估了气溶胶光学厚度.胡志远[15]利用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to Chemistry)模式模拟太平洋地区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发现气溶胶光学厚度与卫星反演的结果基本一致,能较好模拟沙尘、硫酸盐和硝酸盐气溶胶,但明显低估了含碳气溶胶.Yu等[16]结合不同卫星及模式模拟气溶胶在全球陆地的直接辐射强迫,在大气层顶的辐射强迫约为-4.9±0.7 W/m2,地表的辐射强迫约为-11.8±1.9 W/m2.Park等[17]对亚洲地区不同类型的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进行估算,得到气溶胶在亚洲地区大气层顶的辐射强迫约为-2.9 W/m2,地表辐射强迫约为-6.8 W/m2.Zhang等[18]研究全球大气顶、地表、大气的年均直接辐射强迫分别为-0.4、-1.46和1.86 W/m2.Raji等[19]利用区域气候模式针对沙尘气溶胶进行辐射效应模拟,发现冬季和春季沙尘气溶胶在大气层顶的短波辐射强迫为正效应. ...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due to aerosols in Asia during March 2002
1
2008
... 目前,数值模拟是研究气溶胶辐射效应的主要方式之一[12-13].Alvim等[14]利用CAM5(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5)中的MAM3(Modal Aerosol Module 3)气溶胶机制对巴西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模拟,并利用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观测数据和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卫星遥感数据进行验证,发现CAM5-MAM3整体低估了气溶胶光学厚度.胡志远[15]利用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to Chemistry)模式模拟太平洋地区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发现气溶胶光学厚度与卫星反演的结果基本一致,能较好模拟沙尘、硫酸盐和硝酸盐气溶胶,但明显低估了含碳气溶胶.Yu等[16]结合不同卫星及模式模拟气溶胶在全球陆地的直接辐射强迫,在大气层顶的辐射强迫约为-4.9±0.7 W/m2,地表的辐射强迫约为-11.8±1.9 W/m2.Park等[17]对亚洲地区不同类型的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进行估算,得到气溶胶在亚洲地区大气层顶的辐射强迫约为-2.9 W/m2,地表辐射强迫约为-6.8 W/m2.Zhang等[18]研究全球大气顶、地表、大气的年均直接辐射强迫分别为-0.4、-1.46和1.86 W/m2.Raji等[19]利用区域气候模式针对沙尘气溶胶进行辐射效应模拟,发现冬季和春季沙尘气溶胶在大气层顶的短波辐射强迫为正效应. ...
Impacts of Asian summer monsoon on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aerosols over eastern China
1
2010
... 目前,数值模拟是研究气溶胶辐射效应的主要方式之一[12-13].Alvim等[14]利用CAM5(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5)中的MAM3(Modal Aerosol Module 3)气溶胶机制对巴西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模拟,并利用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观测数据和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卫星遥感数据进行验证,发现CAM5-MAM3整体低估了气溶胶光学厚度.胡志远[15]利用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to Chemistry)模式模拟太平洋地区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发现气溶胶光学厚度与卫星反演的结果基本一致,能较好模拟沙尘、硫酸盐和硝酸盐气溶胶,但明显低估了含碳气溶胶.Yu等[16]结合不同卫星及模式模拟气溶胶在全球陆地的直接辐射强迫,在大气层顶的辐射强迫约为-4.9±0.7 W/m2,地表的辐射强迫约为-11.8±1.9 W/m2.Park等[17]对亚洲地区不同类型的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进行估算,得到气溶胶在亚洲地区大气层顶的辐射强迫约为-2.9 W/m2,地表辐射强迫约为-6.8 W/m2.Zhang等[18]研究全球大气顶、地表、大气的年均直接辐射强迫分别为-0.4、-1.46和1.86 W/m2.Raji等[19]利用区域气候模式针对沙尘气溶胶进行辐射效应模拟,发现冬季和春季沙尘气溶胶在大气层顶的短波辐射强迫为正效应. ...
Radiative effects of dust aerosol on West African climate using simulations from RegCM4
1
2017
... 目前,数值模拟是研究气溶胶辐射效应的主要方式之一[12-13].Alvim等[14]利用CAM5(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5)中的MAM3(Modal Aerosol Module 3)气溶胶机制对巴西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模拟,并利用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观测数据和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卫星遥感数据进行验证,发现CAM5-MAM3整体低估了气溶胶光学厚度.胡志远[15]利用WRF-Chem(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coupled to Chemistry)模式模拟太平洋地区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发现气溶胶光学厚度与卫星反演的结果基本一致,能较好模拟沙尘、硫酸盐和硝酸盐气溶胶,但明显低估了含碳气溶胶.Yu等[16]结合不同卫星及模式模拟气溶胶在全球陆地的直接辐射强迫,在大气层顶的辐射强迫约为-4.9±0.7 W/m2,地表的辐射强迫约为-11.8±1.9 W/m2.Park等[17]对亚洲地区不同类型的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进行估算,得到气溶胶在亚洲地区大气层顶的辐射强迫约为-2.9 W/m2,地表辐射强迫约为-6.8 W/m2.Zhang等[18]研究全球大气顶、地表、大气的年均直接辐射强迫分别为-0.4、-1.46和1.86 W/m2.Raji等[19]利用区域气候模式针对沙尘气溶胶进行辐射效应模拟,发现冬季和春季沙尘气溶胶在大气层顶的短波辐射强迫为正效应. ...
中国地区气溶胶类型变化及其辐射效应研究
1
2020
... 目前国内外在对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的模拟研究中,主要集中于研究总气溶胶的直接辐射效应.然而,不同类型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而产生的直接辐射效应也不同[20-22].本文在对总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研究的基础上,探究了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硫酸盐气溶胶和含碳气溶胶的直接辐射效应.此外,针对现有研究对模型的模拟能力验证比较单一的缺陷,本研究将分别利用AERONET和MERRA-2(Modern-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Version 2)气溶胶数据,验证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对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模拟能力,并利用BSRN(Baseline Surface Radiation Network)和CERES(The Clouds and the Earth’s Radiant Energy System)辐射数据验证CESM对辐射通量的模拟能力. ...
中国地区气溶胶类型变化及其辐射效应研究
1
2020
... 目前国内外在对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的模拟研究中,主要集中于研究总气溶胶的直接辐射效应.然而,不同类型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而产生的直接辐射效应也不同[20-22].本文在对总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研究的基础上,探究了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硫酸盐气溶胶和含碳气溶胶的直接辐射效应.此外,针对现有研究对模型的模拟能力验证比较单一的缺陷,本研究将分别利用AERONET和MERRA-2(Modern-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Version 2)气溶胶数据,验证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对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模拟能力,并利用BSRN(Baseline Surface Radiation Network)和CERES(The Clouds and the Earth’s Radiant Energy System)辐射数据验证CESM对辐射通量的模拟能力. ...
A multisource observation study of the severe prolonged regional haze episode over eastern China in January 2013
0
2014
On effective radiative forcing of partial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mixed aerosols and their effects on global climate
1
2018
... 目前国内外在对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的模拟研究中,主要集中于研究总气溶胶的直接辐射效应.然而,不同类型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而产生的直接辐射效应也不同[20-22].本文在对总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研究的基础上,探究了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硫酸盐气溶胶和含碳气溶胶的直接辐射效应.此外,针对现有研究对模型的模拟能力验证比较单一的缺陷,本研究将分别利用AERONET和MERRA-2(Modern-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Version 2)气溶胶数据,验证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对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模拟能力,并利用BSRN(Baseline Surface Radiation Network)和CERES(The Clouds and the Earth’s Radiant Energy System)辐射数据验证CESM对辐射通量的模拟能力. ...
人为气溶胶对中国东部冬季风影响的模拟研究
1
2017
... 本研究利用地球系统耦合模式第一版CESM1.2,该模式是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于2010年7月份推出的地球系统模式.CESM主要包括大气模块(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CAM)、海洋模块(Parallel Ocean Program, POP)、陆面模块(the Community Land Model, CLM)、陆冰模块(Land-Ice Component)和海冰模块(Community Ice CodE, CICE)5个子模块.CESM考虑了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碳—氮循环的相互作用、全球植被的动态变化、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本研究选用大气模块第五版(CAM5),陆面模块第四版(CLM4),海洋模块第二版(POP2).大气模块以0.9°×1.25°的水平分辨率运行,垂直方向分为26层,其中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溶胶数据集分开处理,将气溶胶分为黑碳气溶胶、一次有机碳气溶胶、二次有机碳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沙尘气溶胶、海盐气溶胶.CESM中包含了气溶胶机制、对流层化学机制、辐射传输机制、云的微观和宏观机制[23],这些机制为模拟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提供了基础.本文使用的三模态气溶胶方案MAM3中包含积聚模态、粗模态、爱根模态,不同模态假设为外部混合,同一模态假设为内部混合.其中积聚模态中包含硫酸盐、一次有机碳、二次有机碳、黑碳、沙尘、海盐气溶胶;粗模态中包含硫酸盐、沙尘、海盐气溶胶;爱根模态中包含硫酸盐、二次有机碳、海盐气溶胶[24].陆面模块以0.9°×1.25°的水平分辨率运行,使用CLM4.0-CN模式,该模式中的植被光合作用模型是基于Farquhar等[25]和Collarz等[26]提出.CLM4.0对比之前版本有着更加详细的植被功能类型,并且考虑了地表覆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27]. ...
人为气溶胶对中国东部冬季风影响的模拟研究
1
2017
... 本研究利用地球系统耦合模式第一版CESM1.2,该模式是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于2010年7月份推出的地球系统模式.CESM主要包括大气模块(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CAM)、海洋模块(Parallel Ocean Program, POP)、陆面模块(the Community Land Model, CLM)、陆冰模块(Land-Ice Component)和海冰模块(Community Ice CodE, CICE)5个子模块.CESM考虑了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碳—氮循环的相互作用、全球植被的动态变化、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本研究选用大气模块第五版(CAM5),陆面模块第四版(CLM4),海洋模块第二版(POP2).大气模块以0.9°×1.25°的水平分辨率运行,垂直方向分为26层,其中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溶胶数据集分开处理,将气溶胶分为黑碳气溶胶、一次有机碳气溶胶、二次有机碳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沙尘气溶胶、海盐气溶胶.CESM中包含了气溶胶机制、对流层化学机制、辐射传输机制、云的微观和宏观机制[23],这些机制为模拟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提供了基础.本文使用的三模态气溶胶方案MAM3中包含积聚模态、粗模态、爱根模态,不同模态假设为外部混合,同一模态假设为内部混合.其中积聚模态中包含硫酸盐、一次有机碳、二次有机碳、黑碳、沙尘、海盐气溶胶;粗模态中包含硫酸盐、沙尘、海盐气溶胶;爱根模态中包含硫酸盐、二次有机碳、海盐气溶胶[24].陆面模块以0.9°×1.25°的水平分辨率运行,使用CLM4.0-CN模式,该模式中的植被光合作用模型是基于Farquhar等[25]和Collarz等[26]提出.CLM4.0对比之前版本有着更加详细的植被功能类型,并且考虑了地表覆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27]. ...
CAM5模式中两气溶胶模块的评估
1
2013
... 本研究利用地球系统耦合模式第一版CESM1.2,该模式是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于2010年7月份推出的地球系统模式.CESM主要包括大气模块(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CAM)、海洋模块(Parallel Ocean Program, POP)、陆面模块(the Community Land Model, CLM)、陆冰模块(Land-Ice Component)和海冰模块(Community Ice CodE, CICE)5个子模块.CESM考虑了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碳—氮循环的相互作用、全球植被的动态变化、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本研究选用大气模块第五版(CAM5),陆面模块第四版(CLM4),海洋模块第二版(POP2).大气模块以0.9°×1.25°的水平分辨率运行,垂直方向分为26层,其中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溶胶数据集分开处理,将气溶胶分为黑碳气溶胶、一次有机碳气溶胶、二次有机碳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沙尘气溶胶、海盐气溶胶.CESM中包含了气溶胶机制、对流层化学机制、辐射传输机制、云的微观和宏观机制[23],这些机制为模拟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提供了基础.本文使用的三模态气溶胶方案MAM3中包含积聚模态、粗模态、爱根模态,不同模态假设为外部混合,同一模态假设为内部混合.其中积聚模态中包含硫酸盐、一次有机碳、二次有机碳、黑碳、沙尘、海盐气溶胶;粗模态中包含硫酸盐、沙尘、海盐气溶胶;爱根模态中包含硫酸盐、二次有机碳、海盐气溶胶[24].陆面模块以0.9°×1.25°的水平分辨率运行,使用CLM4.0-CN模式,该模式中的植被光合作用模型是基于Farquhar等[25]和Collarz等[26]提出.CLM4.0对比之前版本有着更加详细的植被功能类型,并且考虑了地表覆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27]. ...
CAM5模式中两气溶胶模块的评估
1
2013
... 本研究利用地球系统耦合模式第一版CESM1.2,该模式是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于2010年7月份推出的地球系统模式.CESM主要包括大气模块(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CAM)、海洋模块(Parallel Ocean Program, POP)、陆面模块(the Community Land Model, CLM)、陆冰模块(Land-Ice Component)和海冰模块(Community Ice CodE, CICE)5个子模块.CESM考虑了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碳—氮循环的相互作用、全球植被的动态变化、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本研究选用大气模块第五版(CAM5),陆面模块第四版(CLM4),海洋模块第二版(POP2).大气模块以0.9°×1.25°的水平分辨率运行,垂直方向分为26层,其中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溶胶数据集分开处理,将气溶胶分为黑碳气溶胶、一次有机碳气溶胶、二次有机碳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沙尘气溶胶、海盐气溶胶.CESM中包含了气溶胶机制、对流层化学机制、辐射传输机制、云的微观和宏观机制[23],这些机制为模拟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提供了基础.本文使用的三模态气溶胶方案MAM3中包含积聚模态、粗模态、爱根模态,不同模态假设为外部混合,同一模态假设为内部混合.其中积聚模态中包含硫酸盐、一次有机碳、二次有机碳、黑碳、沙尘、海盐气溶胶;粗模态中包含硫酸盐、沙尘、海盐气溶胶;爱根模态中包含硫酸盐、二次有机碳、海盐气溶胶[24].陆面模块以0.9°×1.25°的水平分辨率运行,使用CLM4.0-CN模式,该模式中的植被光合作用模型是基于Farquhar等[25]和Collarz等[26]提出.CLM4.0对比之前版本有着更加详细的植被功能类型,并且考虑了地表覆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27]. ...
A biochemical model of photosynthetic CO2 assimilation in leaves of C3 species
1
1980
... 本研究利用地球系统耦合模式第一版CESM1.2,该模式是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于2010年7月份推出的地球系统模式.CESM主要包括大气模块(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CAM)、海洋模块(Parallel Ocean Program, POP)、陆面模块(the Community Land Model, CLM)、陆冰模块(Land-Ice Component)和海冰模块(Community Ice CodE, CICE)5个子模块.CESM考虑了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碳—氮循环的相互作用、全球植被的动态变化、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本研究选用大气模块第五版(CAM5),陆面模块第四版(CLM4),海洋模块第二版(POP2).大气模块以0.9°×1.25°的水平分辨率运行,垂直方向分为26层,其中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溶胶数据集分开处理,将气溶胶分为黑碳气溶胶、一次有机碳气溶胶、二次有机碳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沙尘气溶胶、海盐气溶胶.CESM中包含了气溶胶机制、对流层化学机制、辐射传输机制、云的微观和宏观机制[23],这些机制为模拟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提供了基础.本文使用的三模态气溶胶方案MAM3中包含积聚模态、粗模态、爱根模态,不同模态假设为外部混合,同一模态假设为内部混合.其中积聚模态中包含硫酸盐、一次有机碳、二次有机碳、黑碳、沙尘、海盐气溶胶;粗模态中包含硫酸盐、沙尘、海盐气溶胶;爱根模态中包含硫酸盐、二次有机碳、海盐气溶胶[24].陆面模块以0.9°×1.25°的水平分辨率运行,使用CLM4.0-CN模式,该模式中的植被光合作用模型是基于Farquhar等[25]和Collarz等[26]提出.CLM4.0对比之前版本有着更加详细的植被功能类型,并且考虑了地表覆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27]. ...
Phys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f stomatal conductance, photosynthesis and transpiration: A model that includes a laminar boundary layer
1
1991
... 本研究利用地球系统耦合模式第一版CESM1.2,该模式是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于2010年7月份推出的地球系统模式.CESM主要包括大气模块(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CAM)、海洋模块(Parallel Ocean Program, POP)、陆面模块(the Community Land Model, CLM)、陆冰模块(Land-Ice Component)和海冰模块(Community Ice CodE, CICE)5个子模块.CESM考虑了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碳—氮循环的相互作用、全球植被的动态变化、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本研究选用大气模块第五版(CAM5),陆面模块第四版(CLM4),海洋模块第二版(POP2).大气模块以0.9°×1.25°的水平分辨率运行,垂直方向分为26层,其中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溶胶数据集分开处理,将气溶胶分为黑碳气溶胶、一次有机碳气溶胶、二次有机碳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沙尘气溶胶、海盐气溶胶.CESM中包含了气溶胶机制、对流层化学机制、辐射传输机制、云的微观和宏观机制[23],这些机制为模拟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提供了基础.本文使用的三模态气溶胶方案MAM3中包含积聚模态、粗模态、爱根模态,不同模态假设为外部混合,同一模态假设为内部混合.其中积聚模态中包含硫酸盐、一次有机碳、二次有机碳、黑碳、沙尘、海盐气溶胶;粗模态中包含硫酸盐、沙尘、海盐气溶胶;爱根模态中包含硫酸盐、二次有机碳、海盐气溶胶[24].陆面模块以0.9°×1.25°的水平分辨率运行,使用CLM4.0-CN模式,该模式中的植被光合作用模型是基于Farquhar等[25]和Collarz等[26]提出.CLM4.0对比之前版本有着更加详细的植被功能类型,并且考虑了地表覆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27]. ...
Technical description of version 4.0 of the Community Land Model (CLM)
1
2010
... 本研究利用地球系统耦合模式第一版CESM1.2,该模式是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于2010年7月份推出的地球系统模式.CESM主要包括大气模块(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CAM)、海洋模块(Parallel Ocean Program, POP)、陆面模块(the Community Land Model, CLM)、陆冰模块(Land-Ice Component)和海冰模块(Community Ice CodE, CICE)5个子模块.CESM考虑了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碳—氮循环的相互作用、全球植被的动态变化、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本研究选用大气模块第五版(CAM5),陆面模块第四版(CLM4),海洋模块第二版(POP2).大气模块以0.9°×1.25°的水平分辨率运行,垂直方向分为26层,其中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溶胶数据集分开处理,将气溶胶分为黑碳气溶胶、一次有机碳气溶胶、二次有机碳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沙尘气溶胶、海盐气溶胶.CESM中包含了气溶胶机制、对流层化学机制、辐射传输机制、云的微观和宏观机制[23],这些机制为模拟气溶胶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提供了基础.本文使用的三模态气溶胶方案MAM3中包含积聚模态、粗模态、爱根模态,不同模态假设为外部混合,同一模态假设为内部混合.其中积聚模态中包含硫酸盐、一次有机碳、二次有机碳、黑碳、沙尘、海盐气溶胶;粗模态中包含硫酸盐、沙尘、海盐气溶胶;爱根模态中包含硫酸盐、二次有机碳、海盐气溶胶[24].陆面模块以0.9°×1.25°的水平分辨率运行,使用CLM4.0-CN模式,该模式中的植被光合作用模型是基于Farquhar等[25]和Collarz等[26]提出.CLM4.0对比之前版本有着更加详细的植被功能类型,并且考虑了地表覆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27]. ...
AERONET-A federated instrument network and data archive for aerosol characterization
1
1998
... (1)AERONET站点数据:本研究采用的气溶胶地面观测数据为来源于AERONET气溶胶自动观测网的实测数据[28].AERONET目前已经覆盖全球的主要区域,在全球分布着600多个观测站点,采用CIMEL太阳光度计观测仪器,地基观测误差为0.01~0.02.AERONET提供了3个级别的产品:lever1.0(未自动云去除、未校准处理)、lever1.5(自动云去除、未校准处理)、lever2.0(自动云去除和校准处理)[29].本研究选取了全球样本数量较多的22个站点的lever2.0月均数据,站点信息如表2. ...
长三角地区气溶胶对辐射和降水影响的分析
1
2019
... (1)AERONET站点数据:本研究采用的气溶胶地面观测数据为来源于AERONET气溶胶自动观测网的实测数据[28].AERONET目前已经覆盖全球的主要区域,在全球分布着600多个观测站点,采用CIMEL太阳光度计观测仪器,地基观测误差为0.01~0.02.AERONET提供了3个级别的产品:lever1.0(未自动云去除、未校准处理)、lever1.5(自动云去除、未校准处理)、lever2.0(自动云去除和校准处理)[29].本研究选取了全球样本数量较多的22个站点的lever2.0月均数据,站点信息如表2. ...
长三角地区气溶胶对辐射和降水影响的分析
1
2019
... (1)AERONET站点数据:本研究采用的气溶胶地面观测数据为来源于AERONET气溶胶自动观测网的实测数据[28].AERONET目前已经覆盖全球的主要区域,在全球分布着600多个观测站点,采用CIMEL太阳光度计观测仪器,地基观测误差为0.01~0.02.AERONET提供了3个级别的产品:lever1.0(未自动云去除、未校准处理)、lever1.5(自动云去除、未校准处理)、lever2.0(自动云去除和校准处理)[29].本研究选取了全球样本数量较多的22个站点的lever2.0月均数据,站点信息如表2. ...
Geostationary enhanced temporal interpolation for CERES Flux products
1
2013
... (2)CERES辐射和云资料(Synoptic TOA and surface fluxes and Clouds,SYN):研究采用的辐射数据来自云和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的遥感数据,CERES搭载在Terra和Aqua卫星上,对全球的大气顶和地表辐射能量收支进行观测.CERES(SYN)数据利用Fu-Liou辐射传输模型模拟得到有气溶胶和无气溶胶情景下的辐射通量[30],用于验证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选取了CERES三级数据产品SYN1deg Ed4A,空间分辨率为11,时间分辨率为3 h,时间段为2001~2019年,选取的物理量有: Clearsky(无云无气溶胶)、Pristine(无云有气溶胶)两种情景的大气层顶和地表的短波辐射通量. ...
中国东部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及直接辐射强迫研究
1
2018
... 为验证CESM对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模拟能力,将模拟得到的总气溶胶光学厚度、硫酸盐气溶胶光学厚度、含碳气溶胶光学厚度与AERONET观测数据和MERRA-2再分析数据进行了对比.AERONET AOD一般提供1 020、870、670、500、440、380、340 nm波段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而MERRA-2 AOD和CESM 模拟值仅提供550 nm波段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所以需要对AERONET数据进行插值运算.通过式(1)对440 nm和657 nm两个波段进行插值运算得到AERONET的550 nm处气溶胶光学厚度[31].式(1)中分别为440 nm和657 nm波长,为处的AOD,为处的波长指数.由于MERRA-2 AOD产品的分辨率为0.625×0.5,而CESM模拟的AOD分辨率为0.9°×1.25°,所以在比较时需对MERRA-2 AOD进行重采样,保持两者栅格大小一致,均为0.9°×1.25°. ...
中国东部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及直接辐射强迫研究
1
2018
... 为验证CESM对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模拟能力,将模拟得到的总气溶胶光学厚度、硫酸盐气溶胶光学厚度、含碳气溶胶光学厚度与AERONET观测数据和MERRA-2再分析数据进行了对比.AERONET AOD一般提供1 020、870、670、500、440、380、340 nm波段的气溶胶光学厚度,而MERRA-2 AOD和CESM 模拟值仅提供550 nm波段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所以需要对AERONET数据进行插值运算.通过式(1)对440 nm和657 nm两个波段进行插值运算得到AERONET的550 nm处气溶胶光学厚度[31].式(1)中分别为440 nm和657 nm波长,为处的AOD,为处的波长指数.由于MERRA-2 AOD产品的分辨率为0.625×0.5,而CESM模拟的AOD分辨率为0.9°×1.25°,所以在比较时需对MERRA-2 AOD进行重采样,保持两者栅格大小一致,均为0.9°×1.25°. ...
黑碳和沙尘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全球辐射强迫的模拟研究
1
2007
... 图5所示为总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和含碳气溶胶在晴空和有云条件下模拟的大气层顶直接辐射强迫的空间分布.总气溶胶在晴空条件下大气层顶的短波直接辐射强迫约为-1.37 W/m2 (-0.73%),强迫值的高值区出现在中国东部和刚果雨林,强迫值分别约为-5.20 W/m2 (-1.74%)、-5.30 W/m2 (-1.51%)(括号中百分比为变化百分比).整体而言,总气溶胶对大气层顶产生负的辐射强迫,但是在非洲北部和阿拉伯半岛北部产生明显的正效应,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区域属于沙尘气溶胶的高值区,并且地表反照率较高.沙尘气溶胶的吸收能力较强,导致了在大气层顶产生明显的正效应[32].有云条件下总气溶胶在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约为-0.30 W/m2 (-0.19%),部分地区由负强迫变为弱正强迫,例如刚果雨林、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区域,这与前人[33]研究结论相一致. ...
黑碳和沙尘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全球辐射强迫的模拟研究
1
2007
... 图5所示为总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和含碳气溶胶在晴空和有云条件下模拟的大气层顶直接辐射强迫的空间分布.总气溶胶在晴空条件下大气层顶的短波直接辐射强迫约为-1.37 W/m2 (-0.73%),强迫值的高值区出现在中国东部和刚果雨林,强迫值分别约为-5.20 W/m2 (-1.74%)、-5.30 W/m2 (-1.51%)(括号中百分比为变化百分比).整体而言,总气溶胶对大气层顶产生负的辐射强迫,但是在非洲北部和阿拉伯半岛北部产生明显的正效应,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区域属于沙尘气溶胶的高值区,并且地表反照率较高.沙尘气溶胶的吸收能力较强,导致了在大气层顶产生明显的正效应[32].有云条件下总气溶胶在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约为-0.30 W/m2 (-0.19%),部分地区由负强迫变为弱正强迫,例如刚果雨林、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区域,这与前人[33]研究结论相一致. ...
Simulation of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of aerosols and their effects on east Asian climate using an interactive AGCM-aerosol coupled System
2
2012
... 图5所示为总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和含碳气溶胶在晴空和有云条件下模拟的大气层顶直接辐射强迫的空间分布.总气溶胶在晴空条件下大气层顶的短波直接辐射强迫约为-1.37 W/m2 (-0.73%),强迫值的高值区出现在中国东部和刚果雨林,强迫值分别约为-5.20 W/m2 (-1.74%)、-5.30 W/m2 (-1.51%)(括号中百分比为变化百分比).整体而言,总气溶胶对大气层顶产生负的辐射强迫,但是在非洲北部和阿拉伯半岛北部产生明显的正效应,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区域属于沙尘气溶胶的高值区,并且地表反照率较高.沙尘气溶胶的吸收能力较强,导致了在大气层顶产生明显的正效应[32].有云条件下总气溶胶在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约为-0.30 W/m2 (-0.19%),部分地区由负强迫变为弱正强迫,例如刚果雨林、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区域,这与前人[33]研究结论相一致. ...
... 特别地,中国大部分地区也出现正辐射强迫,这是由于黑碳气溶胶的强吸收作用加热了大气层顶.在有云条件下含碳气溶胶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约为+0.04 W/m2 (+0.03%),低于张华等[38]估算得到的+0.08 W/m2.含碳气溶胶的有云条件下大气层顶的辐射效应在全球陆地出现大范围的正效应,特别是非洲刚果雨林和中国东部地区,强迫值分别为+1.54 W/m2 (+0.60%)、+2.10 W/m2 (+0.92%),这两个区域是黑碳气溶胶的高值区,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导致云层上黑碳气溶胶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从而对大气层顶起到加热作用[33]. ...
大气模式估算的东亚区域人为硫酸盐和黑碳气溶胶辐射强迫及其时间变化特征
1
2015
... 硫酸盐气溶胶在晴空条件下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为-0.46 W/m2 (-0.25%),与李剑东等[34]估算得到的-0.62 W/m2接近.强迫值的高值区出现在中国东部地区,强迫值约为-3.50 W/m2 (-1.77%).其次是印度半岛和马来群岛地区,强迫值在分别约为-1.24 W/m2 (-0.41%)、-1.26 W/m2 (-0.36%).有云条件下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约为-0.25 W/m2(-0.16%),与Koch等[35]估算得到的-0.29 W/m2接近,但要小于Reddy等[36]估算得到的-0.62 W/m2,模拟结果处于IPCC (2007) [37]估算的(-0.40.2 W/m2)范围内.有云条件下的硫酸盐直接辐射强迫明显小于晴空条件,这表明云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硫酸盐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其高值区均分布在中国东部、印度半岛和马来群岛地区. ...
大气模式估算的东亚区域人为硫酸盐和黑碳气溶胶辐射强迫及其时间变化特征
1
2015
... 硫酸盐气溶胶在晴空条件下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为-0.46 W/m2 (-0.25%),与李剑东等[34]估算得到的-0.62 W/m2接近.强迫值的高值区出现在中国东部地区,强迫值约为-3.50 W/m2 (-1.77%).其次是印度半岛和马来群岛地区,强迫值在分别约为-1.24 W/m2 (-0.41%)、-1.26 W/m2 (-0.36%).有云条件下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约为-0.25 W/m2(-0.16%),与Koch等[35]估算得到的-0.29 W/m2接近,但要小于Reddy等[36]估算得到的-0.62 W/m2,模拟结果处于IPCC (2007) [37]估算的(-0.40.2 W/m2)范围内.有云条件下的硫酸盐直接辐射强迫明显小于晴空条件,这表明云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硫酸盐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其高值区均分布在中国东部、印度半岛和马来群岛地区. ...
Global impacts of aerosols from particular source regions and sectors
1
2007
... 硫酸盐气溶胶在晴空条件下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为-0.46 W/m2 (-0.25%),与李剑东等[34]估算得到的-0.62 W/m2接近.强迫值的高值区出现在中国东部地区,强迫值约为-3.50 W/m2 (-1.77%).其次是印度半岛和马来群岛地区,强迫值在分别约为-1.24 W/m2 (-0.41%)、-1.26 W/m2 (-0.36%).有云条件下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约为-0.25 W/m2(-0.16%),与Koch等[35]估算得到的-0.29 W/m2接近,但要小于Reddy等[36]估算得到的-0.62 W/m2,模拟结果处于IPCC (2007) [37]估算的(-0.40.2 W/m2)范围内.有云条件下的硫酸盐直接辐射强迫明显小于晴空条件,这表明云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硫酸盐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其高值区均分布在中国东部、印度半岛和马来群岛地区. ...
Aerosol optical depths and direct radiative perturbations by species and source type
1
2005
... 硫酸盐气溶胶在晴空条件下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为-0.46 W/m2 (-0.25%),与李剑东等[34]估算得到的-0.62 W/m2接近.强迫值的高值区出现在中国东部地区,强迫值约为-3.50 W/m2 (-1.77%).其次是印度半岛和马来群岛地区,强迫值在分别约为-1.24 W/m2 (-0.41%)、-1.26 W/m2 (-0.36%).有云条件下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约为-0.25 W/m2(-0.16%),与Koch等[35]估算得到的-0.29 W/m2接近,但要小于Reddy等[36]估算得到的-0.62 W/m2,模拟结果处于IPCC (2007) [37]估算的(-0.40.2 W/m2)范围内.有云条件下的硫酸盐直接辐射强迫明显小于晴空条件,这表明云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硫酸盐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其高值区均分布在中国东部、印度半岛和马来群岛地区. ...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1
2007
... 硫酸盐气溶胶在晴空条件下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为-0.46 W/m2 (-0.25%),与李剑东等[34]估算得到的-0.62 W/m2接近.强迫值的高值区出现在中国东部地区,强迫值约为-3.50 W/m2 (-1.77%).其次是印度半岛和马来群岛地区,强迫值在分别约为-1.24 W/m2 (-0.41%)、-1.26 W/m2 (-0.36%).有云条件下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约为-0.25 W/m2(-0.16%),与Koch等[35]估算得到的-0.29 W/m2接近,但要小于Reddy等[36]估算得到的-0.62 W/m2,模拟结果处于IPCC (2007) [37]估算的(-0.40.2 W/m2)范围内.有云条件下的硫酸盐直接辐射强迫明显小于晴空条件,这表明云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硫酸盐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其高值区均分布在中国东部、印度半岛和马来群岛地区. ...
A modeling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due to carbonaceous aerosol on the climate in East Asia
2
2009
... 含碳气溶胶在晴空条件下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约为-0.45 W/m2 (-0.24%),高于张华等[38]估算得到的-0.24 W/m2.强迫高值区在南美亚马逊雨林、非洲刚果雨林以及马来群岛附近,强迫值分别为-3.04 W/m2 (-0.87%)、-3.38 W/m2 (-0.96%)、-1.29 W/m2 (-0.37%).这些地区属于热带雨林地区,常年气候炎热利于生物质燃烧,属于含碳气溶胶的高值区,在晴空条件下含碳气溶胶对大气层顶产生负的辐射强迫.在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含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则呈现正辐射强迫,出现这种正辐射效应的原因有两种:①与气溶胶的光学特性有关,当气溶胶的单次散射反照率较低时,大气层顶会出现正强迫[39];②由于地表的高反照率,导致辐射强迫的符号逆转从而出现正值[40]. ...
... 特别地,中国大部分地区也出现正辐射强迫,这是由于黑碳气溶胶的强吸收作用加热了大气层顶.在有云条件下含碳气溶胶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约为+0.04 W/m2 (+0.03%),低于张华等[38]估算得到的+0.08 W/m2.含碳气溶胶的有云条件下大气层顶的辐射效应在全球陆地出现大范围的正效应,特别是非洲刚果雨林和中国东部地区,强迫值分别为+1.54 W/m2 (+0.60%)、+2.10 W/m2 (+0.92%),这两个区域是黑碳气溶胶的高值区,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导致云层上黑碳气溶胶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从而对大气层顶起到加热作用[33]. ...
Atmospheric aerosol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chemistry and physics
1
2012
... 含碳气溶胶在晴空条件下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约为-0.45 W/m2 (-0.24%),高于张华等[38]估算得到的-0.24 W/m2.强迫高值区在南美亚马逊雨林、非洲刚果雨林以及马来群岛附近,强迫值分别为-3.04 W/m2 (-0.87%)、-3.38 W/m2 (-0.96%)、-1.29 W/m2 (-0.37%).这些地区属于热带雨林地区,常年气候炎热利于生物质燃烧,属于含碳气溶胶的高值区,在晴空条件下含碳气溶胶对大气层顶产生负的辐射强迫.在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含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则呈现正辐射强迫,出现这种正辐射效应的原因有两种:①与气溶胶的光学特性有关,当气溶胶的单次散射反照率较低时,大气层顶会出现正强迫[39];②由于地表的高反照率,导致辐射强迫的符号逆转从而出现正值[40]. ...
近10年东亚沙尘气溶胶辐射强迫与温度响应
1
2011
... 含碳气溶胶在晴空条件下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约为-0.45 W/m2 (-0.24%),高于张华等[38]估算得到的-0.24 W/m2.强迫高值区在南美亚马逊雨林、非洲刚果雨林以及马来群岛附近,强迫值分别为-3.04 W/m2 (-0.87%)、-3.38 W/m2 (-0.96%)、-1.29 W/m2 (-0.37%).这些地区属于热带雨林地区,常年气候炎热利于生物质燃烧,属于含碳气溶胶的高值区,在晴空条件下含碳气溶胶对大气层顶产生负的辐射强迫.在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含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则呈现正辐射强迫,出现这种正辐射效应的原因有两种:①与气溶胶的光学特性有关,当气溶胶的单次散射反照率较低时,大气层顶会出现正强迫[39];②由于地表的高反照率,导致辐射强迫的符号逆转从而出现正值[40]. ...
近10年东亚沙尘气溶胶辐射强迫与温度响应
1
2011
... 含碳气溶胶在晴空条件下大气层顶的直接辐射强迫约为-0.45 W/m2 (-0.24%),高于张华等[38]估算得到的-0.24 W/m2.强迫高值区在南美亚马逊雨林、非洲刚果雨林以及马来群岛附近,强迫值分别为-3.04 W/m2 (-0.87%)、-3.38 W/m2 (-0.96%)、-1.29 W/m2 (-0.37%).这些地区属于热带雨林地区,常年气候炎热利于生物质燃烧,属于含碳气溶胶的高值区,在晴空条件下含碳气溶胶对大气层顶产生负的辐射强迫.在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含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则呈现正辐射强迫,出现这种正辐射效应的原因有两种:①与气溶胶的光学特性有关,当气溶胶的单次散射反照率较低时,大气层顶会出现正强迫[39];②由于地表的高反照率,导致辐射强迫的符号逆转从而出现正值[40]. ...
基于国际大气化学—气候模式比较计划模式数据评估中国沙尘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
1
2016
... (1)将CESM模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与AERONET进行对比验证发现,模拟的总气溶胶光学厚度整体上低于AERONET观测数据,这与Alvim等[14]用CAM5-MAM3模式模拟了南美洲大陆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发现一致,即CESM-MAM3模拟结果存在低估.将模拟结果与MERRA-2产品对比发现,CESM高估了沙尘气溶胶的光学厚度,低估了硫酸盐气溶胶的光学厚度,这主要是由于CESM中沙尘气溶胶与海盐气溶胶被合并成一个粗模态,被假定为内部混合,从而导致了沙尘气溶胶高估的现象,这与张天航[41]和李鑫等[42]的结论相一致;而硫酸盐气溶胶在CESM中有一部分被铵盐以NH4HSO4的形式存在,从而导致硫酸盐气溶胶的模拟值较低.在空间分布上,CESM的模拟值与MERRA-2资料基本一致. ...
基于国际大气化学—气候模式比较计划模式数据评估中国沙尘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
1
2016
... (1)将CESM模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与AERONET进行对比验证发现,模拟的总气溶胶光学厚度整体上低于AERONET观测数据,这与Alvim等[14]用CAM5-MAM3模式模拟了南美洲大陆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发现一致,即CESM-MAM3模拟结果存在低估.将模拟结果与MERRA-2产品对比发现,CESM高估了沙尘气溶胶的光学厚度,低估了硫酸盐气溶胶的光学厚度,这主要是由于CESM中沙尘气溶胶与海盐气溶胶被合并成一个粗模态,被假定为内部混合,从而导致了沙尘气溶胶高估的现象,这与张天航[41]和李鑫等[42]的结论相一致;而硫酸盐气溶胶在CESM中有一部分被铵盐以NH4HSO4的形式存在,从而导致硫酸盐气溶胶的模拟值较低.在空间分布上,CESM的模拟值与MERRA-2资料基本一致. ...
CAM5模式的评估与一次有机碳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1
2012
... (1)将CESM模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与AERONET进行对比验证发现,模拟的总气溶胶光学厚度整体上低于AERONET观测数据,这与Alvim等[14]用CAM5-MAM3模式模拟了南美洲大陆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发现一致,即CESM-MAM3模拟结果存在低估.将模拟结果与MERRA-2产品对比发现,CESM高估了沙尘气溶胶的光学厚度,低估了硫酸盐气溶胶的光学厚度,这主要是由于CESM中沙尘气溶胶与海盐气溶胶被合并成一个粗模态,被假定为内部混合,从而导致了沙尘气溶胶高估的现象,这与张天航[41]和李鑫等[42]的结论相一致;而硫酸盐气溶胶在CESM中有一部分被铵盐以NH4HSO4的形式存在,从而导致硫酸盐气溶胶的模拟值较低.在空间分布上,CESM的模拟值与MERRA-2资料基本一致. ...
CAM5模式的评估与一次有机碳气溶胶的气候效应
1
2012
... (1)将CESM模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与AERONET进行对比验证发现,模拟的总气溶胶光学厚度整体上低于AERONET观测数据,这与Alvim等[14]用CAM5-MAM3模式模拟了南美洲大陆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发现一致,即CESM-MAM3模拟结果存在低估.将模拟结果与MERRA-2产品对比发现,CESM高估了沙尘气溶胶的光学厚度,低估了硫酸盐气溶胶的光学厚度,这主要是由于CESM中沙尘气溶胶与海盐气溶胶被合并成一个粗模态,被假定为内部混合,从而导致了沙尘气溶胶高估的现象,这与张天航[41]和李鑫等[42]的结论相一致;而硫酸盐气溶胶在CESM中有一部分被铵盐以NH4HSO4的形式存在,从而导致硫酸盐气溶胶的模拟值较低.在空间分布上,CESM的模拟值与MERRA-2资料基本一致. ...